湖南省广播电视协会

首页 > 正文

新常态视野下广播电视人才队伍建设浅析——以永兴县广播电视台为例

发布于:2017-03-02 18:00 来源:金鹰网 字号:T | T

  文/邓信开 刘红霞

  新常态全媒体视野下的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面临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对新闻宣传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新闻宣传人才队伍建设更为重要和迫切。笔者认为,正视人才匮乏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今后县级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县广播电视台目前现有干部职工159人,其中有中共党员84名。从年龄结构上看是老、中、青结合,平均年龄38.9岁,其中大专以上文化89人(其中本科24人),中专(高中)及以下70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44人,持有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证29人。按专业结构划分,新闻宣传人才37人,占25.3%;经营管理人才26人,占18.4%;工程技术人才85人,占56.3%。以上数据显示,我县的广电人才队伍显得专业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专业知识参差不齐。

  (二)发展趋势。当今传媒业已经进入“内容为王、网络为霸、终端为重、技术为先、受众为主”的时代。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三个打造”(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新型媒体集团、现代传播体系),核心问题也是人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媒体发展重要的财富不是设备、大楼,甚至不是资金,根本还是队伍建设、人才问题。

  二、问题成因

  近年来,我台按照“打造在郴州有地位、在湖南有影响的县级一流现代媒体”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兴台、人才强台战略,注重加强人才管理,不断提高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特别是在人才、产业、节目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被领导和专家誉为“永兴广电现象”,成为郴州市广电系统改革经验借鉴和产业化发展模式的重要参照地。但在业务能力、专业结构、学识水平、知识结构等业务素养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新闻专业人才匮乏。县级台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人才的短缺也往往成为制约其事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一是“先天不足”。全县广电系统人才队伍来源较杂,科班出身少,人员队伍良莠不齐,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比例不高。由于专业不对口,工作不熟悉,在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时显得十分吃力。二是“进人难”。高层次人才引不进来,自身培养的人才又难留住,一些有发展潜力、小有名气的人才觉得在县级台工作发展空间小,加之编制不足等因素,无法引入新的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导致他们觉得没奔头而往往选择离开。因此,很多县级广播电视台只能放低入行门槛通过内部挖潜为新闻采编事业增添新鲜血液。三是“大师”少。在全市或全省知名的广电人才极少,“大师级”广电领军人物更是凤毛麟角,导致永兴广电难以跨越地域界限,走向全省乃至全国。高层次广告经营人才、高级文艺编辑、非线编优秀技术人才、大型节目撰稿人、大型文艺晚会主持人等方面人才严重匮乏。

  (二)人才流失现象突出。作为县级的普通事业单位,虽然我台十分重视引进青年人才培养选拔,在工作生活上给予了重点关心和照顾,但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学习深造、发展机遇等方面同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吸引力不大,激励作用不大,发展空间小,导致专业人才尤其是年轻人才难以安心工作。近5年内,从广电共流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较高素质的播音员主持人达20多人,县级台已经成为上级台的人才培养锻炼基地,自身的队伍整体素质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三)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广播电视行业是一项专业技术要求高、知识更新速度快的特殊行业,对人才定期提供培训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我台进一步健全了集中学习培训管理制度,制定了《学习培训计划》,通过内部能手培训、外来专家授课、远程教育、合作交流、跟班学习等方式,每月开展专题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于受经费等各方面因素制约,对业内人才的中长期专业培训多数是以会代训,存在层次较低、针对性差等问题,导致新闻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流于形式,考核管理不严,人才教育培训机制还不够完善。

  (四)用人留人机制欠缺。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因素,外面的优秀人才引不进来、现有的专业人才留不住,造成目前广电、网络、创意和策划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短缺。同时,在招聘人员时满足不了特殊岗位(如播音主持)人才的收入待遇,很多高学历、专业技术较强的人员招录不进来,出现年年招人,年年招不到人的现象。

  三、对策建议

  事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如何留住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成为促进广电事业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创新观念,从“等人才”变为“要人才”,不拘一格选人才。在制定广播电视“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时,按照广播电视事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要,广纳群贤,制定优越政策吸引播音、主持、特技制作、新闻采编、广告策划、多媒体制作、工程技术等优秀人才。要创新聚才留才机制,综合用政策、事业、待遇、感情、风气留人,让人才引得进,安下心,留得住,在全台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移大树、育新苗”四项人才培养政策,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广播影视队伍,为永兴广电事业繁荣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一是“送出去”。精心组织实施以“四个一批”(即一批名播音员、主持人、编辑、记者;一批党政管理人才;一批经营管理人才;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的名优人才培养工程。二是“请进来”。通过举办“广电大讲堂”、“优秀广电员工”评选活动、“岗位练兵”等形式,重点提升新闻采编人员的政治业务素养。三是“移大树”。积极引进、招聘、选拔一批优秀播音员、主持人及大型活动编导、策划人员等永兴广电事业产业发展紧缺人才。四是“育新苗”。挑选一批讲政治、顾大局、作风正、进取心强、执行力好的年轻员工,重点培养,促进其迅速成长。

  (三)建立健全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进一步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不拘一格用人才。要坚持不唯身份、学历、地域、职称,重实绩、贡献、真才实学引进和使用人才。在人才的选拔任用上,变以往的“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引进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不以资历分高下,而以能力论英雄。在招录、引进人员时上级人事主管部门要综合分析,加强研判,把那些文化水平高、专业技术强、有德有才之人充实到新闻宣传队伍中。要建立人才库,对来台实习的人员建立完善实习档案,特别是对实习中发现的优秀人才要想法留住。2015年,我台创新建立了永兴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和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电广传媒系实习实训基地,为加快人才交流平台建设和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这样,一方面可以稳定人才队伍,留住关键人才,另一方面也为中层干部建立一支年轻的后备军,打造自己的人才梯队。同时,还要鼓励员工参加在职继续教育,并出台相关政策,对通过在职学习取得本科以上学历、专业对口的员工进行一次性奖励。通过开展“资深编辑记者”、“资深播音主持人”、“资深技术工程师”的评比工作,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体制,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四)建立健全有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要建立各项激励机制,为人才发挥作用创建平台,激发人才的潜能。继续推行制片人制度,对主持人、记者试行首席制,按照“量化标准,严格考核,个人申报,最终审定”的原则,每两年对台内主持人、播音员、记者评定一次,由台授予首席播音员或首席主持人、记者称号,并每月给予特殊津贴。鼓励编辑、编导多出好精品力作,并积极推荐优秀的作品参加省市及国家级奖项评选,对获奖作品按级别大小给予重金奖励,提高员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改革分配制度,实行按岗定酬与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相结合,推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制,多劳多得,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内部分配办法,将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直接挂钩,逐步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优秀人才进编和人才循环机制,尽可能选拔优秀台聘人员进入台事业编制,让人才安心工作。同时每年进行员工双向选择,在工作实践中,采取传、帮、带等多种途径,锻炼员工的实际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做到人适其岗、位适其能、才尽其用。打破论资排辈的惯例,推行中层骨干竞聘上岗机制,构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发展环境。

编辑:曹炜阳梓

协会简介

湖南省广播电视协会是全省性的广播电视行业组织,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团结和联系广播电视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业务主管单位为湖南广播电视台。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