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广播电视协会

首页 > 正文

侗乡“织”新颜

发布于:2017-11-17 11:44 来源:湖南省广播电视协会 字号:T | T

  当“‘最美侗乡·好运通道’湖南省电视媒体集中采访活动”的任务落到我头上时,并没有太多惊喜,因为一个月前,我刚和家人自驾去通道游玩了一趟。侗乡浓郁的民族风情,旖旎的自然风光,淳朴好客的侗家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

  9月15日至18日,湖南省广播电视协会率金鹰纪实频道和全省18家电视媒体,围绕“生态丹霞、侗乡风情、红色文化”等主题,开始深入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县溪、万佛山、坪坦等乡镇的十多个采访点,用镜头捕捉通道人民在精准扶贫和发展旅游等工作中的生动故事。

  牙屯堡镇,因枝柳铁路贯穿境内长11公里,建有牙屯堡火车站,是柳州铁路局和广州铁路局的交汇站,属湖南省四大进出口站之一。这个通道县西南门户的小镇,近年因国家级文化遗产——侗锦再次名声大噪,成为我采访的第一站。也是这一站,让我意识到,通道的美好,不仅是翘脚飞檐的鼓楼、风雨桥、风情多彩的侗戏芦笙、弯弯长长的合拢宴⋯⋯侗家人的聪慧执着、侗乡的改革新风貌,才是远足中最应该体验的诗意与人生交融的自然之约。

  在牙屯堡镇枫香村的“中国侗锦传承基地”,我见到了53岁的侗锦织造技艺传承人粟田梅,她正忙着基地开放前最后的布展。这是一个集侗锦生产、侗锦成品销售、侗锦艺术品展览参观、侗锦织造技艺体验和侗锦织造技艺传承于一体的综合生产基地。作为枫香村的党支部书记,粟田梅为原本珍藏于偏远侗乡的侗锦,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在“吱吱呀呀”的纺机声中,随着粟田梅在木制织布机上飞纱走线,熟练穿梭,我开始走进她传奇的锦“绣”故事。侗锦用斜架式织机编织,白色棉纱作经为底,通经通纬织造起花,侗锦的花纹,通过织花和挑花两种工艺实现,“素锦”用黑白两种棉线编织;“彩锦”用彩色棉线编织,系侗族女性世代相传的纯手工织物,至今有逾2000年历史,是中国著名织锦之一。侗家的女孩子七、八岁时,便开始学习织锦。她们必须在婚前织成终生需用的全部侗锦,包括未来孩子的小帽、兜肚、背带等等。侗锦的编织工艺极为精细,熟练的织锦女,从早到晚仅能织一寸锦布。出嫁时,父母或兄弟会送她一套木制土布机作为嫁妆,让她到夫家给全家人织锦。当了母亲后,她的责任便是将织锦的技艺传授给女儿和孙女辈,侗锦就是这样代代相传。

  粟田梅12岁就跟着母亲开始学习织锦。“八十八纱”是侗锦一套较为复杂的纺织技术,针线细密紧凑,织出来的锦面扎实而色彩错落有致,是织“龙凤呈祥”图案必备的编织技法,一般女孩需在成年后三五年才能掌握这样的织锦工艺。粟田梅不到16岁便掌握了“八十八纱”的要诀,当时附近十乡八寨前往提亲的青年小伙都快踏破她家的门槛。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侗族的年轻人开始纷纷外出打工。上世纪90年代初,整个村只剩粟田梅一人会织侗锦。由于她一心专注编造织锦,让独自承担家庭生活重担的丈夫差点将织布机烧毁。但粟田梅并未因此放弃织锦,她尝试着在村里开了一家小织锦店,并创造性地将芦笙、鼓楼、风雨桥等侗族文化元素融入侗锦图案,引得贵州省一些精明的商人专门来找她收购。

  2014年12月12日,对粟田梅来说,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她历时7个多月、纯手工编织的侗锦作品《中国梦·侗锦情》打破了世界吉尼斯纪录,被认证为世界最大的侗锦作品。粟田梅成为当地最早将侗锦推入市场的人。她不仅把自己大部分精力放在抢救、挖掘、保护和传承侗锦织艺上,还经常走村串户传授织锦手艺,只要有人愿意学,她都毫无保留地传授。2015年10月,粟田梅带头成立了侗锦专业合作社,培训“织女”3000多名,带动村民编织侗锦增收脱贫。目前,参与织锦的妇女,每年的纯收入超过5000元,最高的一户年收入达3万多元。随着通道县旅游市场的开拓,侗族妇女打破侗锦自用的陈规,传统与新潮相结合的背包、壁挂、被面等侗锦,成为高端民族工艺品进入市场。

  “美丽的侗锦咯,是由那彩线绣成,耶啰耶。七彩的丝线哟,紧连着精巧的花针,耶啰耶。”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这一首优美的民歌《侗锦、芦笙和兰花》,唱出了侗锦新的生命力,侗家织女正用灵巧的双手“织”出多姿多彩的新生活。(记者:胡宗淙 湖南金鹰纪实频道)网页编辑:易灵巧

编辑:曹炜阳梓

协会简介

湖南省广播电视协会是全省性的广播电视行业组织,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团结和联系广播电视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业务主管单位为湖南广播电视台。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