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广播电视协会

首页 > 正文

真实最能打动人——《治国理政新实践 “十八洞村”扶贫故事》创作特色

发布于:2018-06-04 10:37 来源:湖南省广播电视协会 字号:T | T

  文/唐小莽

  摘要: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治国理政新实践 “十八洞村”扶贫故事》产生了很大反响,除题材重大外,该系列报道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白描式的自然流露、故事化的叙事风格凸显了采访、拍摄等方面的创作特点,将原汁原味的场景和生活化的语言呈现在观众面前,唤醒了真实,打动了人们的情感。

  关键词:《新闻联播》 走基层 新闻叙事重大题材 故事化

  2月13日~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连续5天播出了一组“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治国理政新实践 “十八洞村”扶贫故事》,产生了很大反响,并在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引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代表团参加《政府工作报告》审议时也表示,他完整地收看了这组系列报道。

  十八洞村位于湖南省湘西州的花垣县,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过去,由于这里山高路远,闭塞落后,年人均纯收入仅有1600多元,可以说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里的姑娘都嫁到了外地,外面的姑娘根本就不愿意嫁过来,导致全村两百多户人家,就有46位大龄的单身汉,其中40岁以上的有37位。2013年11月3日,在湖南省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在和老乡们座谈时指出:“我们在抓扶贫的时候,切忌喊大口号,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扶贫攻坚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在这之后,当地派出了扶贫工作队驻村蹲点,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新模式。那么,两年多过去了,这里的情况怎么样了呢?无疑也是总书记和大家所共同关注的。因此,单从题材上讲,堪称重大。记者以走基层的方式进行系列报道,也称得上是“精准选材”了。

  那么,除了题材重大之外,这组系列报道在采访、拍摄和创作上又有哪些突出特点呢?笔者的理解主要有三点。

  一、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看过系列报道《治国理政新实践 “十八洞村”扶贫故事》的观众可能都有同感,这组报道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同期声的选用。也就是说,村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有关领导的同期声个性十足,真实可信,没有一点矫揉造作和表演的成分。

  比如,在系列报道第一集《找准“病根儿” 扶贫先扶“精气神”》中,花垣县组建6人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准备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新模式时,一些村民以为,工作队又和从前一样,是给他们送钱来了。村主任施进兰说,“当时我是在外面打工,我也回来分钱。但是回来一看,就不一样了,工作队来是来了,但不是给我们送钱来的,(大家说)唉呀,工作队来是白来了,可能没得什么用。”

  这是十八洞村村民对扶贫工作的最初认识。看到工作队员并没带来“真金白银”,大伙都很失望,连动员会也没开成。而工作队打算进行的农网改造,更是没人响应。队员在稻田里树电杆,村民施六金就带头阻工。在村里当干部的堂弟领着施工队偷偷把活干了,施六金为此闹到了村委会:“你想错了,亲兄弟明算账,你为公我为私。”聊聊数语,偏远山村农民的“小农意识”和等靠要的思想暴露无遗。

  针对扶贫资金的使用,十八洞村扶贫队长龙秀林向老百姓解释时打比方说,“扶贫资金就是火种,这个火一烧,我们坐在旁边就觉得好热乎,但是这个柴烧一会之后,它就会熄了,熄了以后我们就要想办法到处去加柴了。”花垣县委书记罗明在解释精准扶贫的“精准”二字时说:“就像那些好郎中给群众看病一样,他真正把群众的病因、病根把它找准了以后呢,病就容易看好。这种观念的创新,比很多的资金和项目,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更重要。”通俗的比方,切合农民的实际生活,表明基层干部对中央精准扶贫精神的透切理解。

  而针对大家反映种植猕猴桃见效慢的问题,罗明又与村民们打起了比方:“你不可能讲,今天你生小孩儿,明天小孩就会喊妈,后天小孩又可以再结婚。太快了不符合自然规律,是不是?”

  系列报道第三集《栽下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中,采访的同期声更是出彩。2015年元旦这天,十八洞村里抬花轿、抢喜糖、长龙宴,甜米酒,43岁的施全友终于当上了新郎官。新娘孔铭英回忆自己第一次到十八洞村时说,“那时候我刚来,我上个厕所还要打把伞,然后两根独木桥蹲在上面,差点掉厕所里去了。”孔铭英的“两根独木桥”让人忍俊不禁,却又难免感到有些心酸和困窘……

  因为老婆难找,扶贫工作队专门策划了一场“相亲会”,有20多位在外地打工的单身汉专门赶回来报了名,他们说:“工作不重要,以后可以找,老婆呢,找不到就错过机会了,以后找就难了。”

  类似这样个性化的语言在报道中不时出现,有生气、原生态,充满了画面感,使整个报道更加生动形象,真实可信,成为报道成功的亮点。

  二、白描式的自然流露

  白描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加修饰的画法。作为新闻的表现手法之一,白描主要是指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它的特点是干脆利落,不装腔作势,没有形容修饰、渲染烘托,更没有空话、套话和官话。“白描式”的语言之所以在新闻报道中更易被人们所接受,就是因为它接近于大白话,通俗易懂,让人一看就明白,比那些华丽漂亮的语言更能直抵人心,感人肺腑。《治国理政新实践 “十八洞村”扶贫故事》就采用了这样的叙事方法。

  在第一集中,报道这样叙述:扶贫工作队刚刚进村,因为没有钱发给大家,村民们很失望,这种“等靠要”的老观念,让工作队很头疼。如果不把大家的内在动力调动起来,光靠干部唱独角戏,精准扶贫的路子则很难走下去。工作队了解到村民们很看重面子,就搞起了村民民主评议,从发展致富产业,支持公益事业等六个方面,让大家互相打分,并当场公布结果。再根据结果,给每家每户贴上“星级牌”,最高的五颗星,施六金家只有两颗星。结果,施六金偷偷地把“星级牌”给扯掉了。

  在第二集中,有这样一个场面,扶贫工作队从条件较好的临近乡村流转了一千亩地,引进优良品种种植猕猴桃,预计需要1600万元的投资。尽管合作企业拿了大头儿,再加上村民的扶贫款,总共也只有600万,还有1000万元的大缺口。有的村民就建议,由县里向上级部门伸手要钱。

  花垣县委书记罗明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来过,这种情况下,去省里请求支持一千万应该也不是个难事。但如果这样做,“可复制、可推广”的作用就要大打折扣了。最终,他们没有向上级伸手,而是以猕猴桃产业园的土地经营权做抵押,向银行贷款了1000万元。到了年底,千亩猕猴桃产业园已初具规模,十八洞村按照往年的惯例,由村民对6名扶贫队员一年来的工作成效打分,结果,信心满满的队长龙秀林反而得了个倒数第一名,非常尴尬。村民们说,他们要等米下锅,但即将到手的扶贫款,却被用在了猕猴桃产业园,而且三年后才能见成效,这画出来的饼填不了眼下的饿肚子。

  一场评议会让工作队明白,扶贫这把钥匙,不仅要打开谋划大产业的锁,还要解开群众“心急要吃热米饭”的思想疙瘩。

  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深刻的评述,仅用这些朴素的、白描式的语言就把农民的思想和干部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最后一集的相亲会上,则是一幅这样的场景:干部们热切盼望着小伙子们发挥出色、牵手成功,但十八洞村的苗家汉子们,一开场显然还没放下紧张的心情。有自我介绍一说完扭头就跑的,有说自己力气大,当场做起了俯卧撑的,在大伙的哄笑声中,现场气氛越来越热烈。而与解说词“扭头就跑”相对应的画面显示,因为胆怯和性急,大龄青年一脚绊在火盆上,把火盆给绊倒了,围在火盆四周的村民躲闪不及,纷纷起立避让。这样的现场一看就十分真实,没有半点造假做作之感。而且,在这样一个精心策划、规模较大的相亲会上,最终也只有五对青年牵手成功。水桶村的男青年和十八洞村的施六金,尽管前期做了很多准备,最后依然没有收获。报道也就这样实实在在地记录了下来,并没有因为追求所谓的效果而故意夸大。

  众所周知,再“高大上”的人物,也有普通人的情感,也要“食人间烟火”。而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内容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让人们记得住,忘不了。

  三、故事化的叙事风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闻宣传,一定要善于讲好中国故事,“深刻道理要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

  系列报道《治国理政新实践 “十八洞村”扶贫故事》之所以好看,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记者采取了讲故事的方法。

  这5集系列报道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完整的“扶贫故事”,以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引出当地派驻工作队驻村蹲点,探索扶贫新模式的故事。其中又包括了村民们纷纷回来等待分钱;村民施六金从阻工到主动让出一亩多地为村里修建停车场,一分钱补偿都没要;扶贫队长龙秀林带领农民种植猕猴桃,却反而得了个倒数第一;村民施全友的“脱单”(结婚脱离单身汉);十八洞村举办相亲会以及附近村寨水桶村村支书麻妹英,带着村里的单身汉赶来“搭顺风车”,现场取经等故事。

  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串联在一起,一环紧扣一环,就像一部电视连续剧,吸引着观众的眼球,让观众一集接一集地看到了结尾。而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几乎全都是关于人的故事,有人物命运的变化、人性的善恶与美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等等。也正因为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才会引起大家的关注。正如白岩松所言:新闻最核心的就是人,永远是因为关注人,人们才关注新闻。说一千道一万,人类所有的文化产品都是在描写人和人性,从来没有偏离过。我们知道,要通过用人物去化解宏大命题。如果没有这些具体、生动的人物故事,“精准扶贫”的报道恐怕只会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水浇鸭背”,不会留下太多的痕迹。

  当然,有故事还不行,还必须用适当的方式来呈现故事,讲好故事。那么,怎样才能讲好故事呢?回答肯定有很多种。但从新闻的角度来说,笔者以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还原它的真实性。因为新闻和文学不同,文学可以虚构,新闻必须真实。只有真实才会打动人、感染人。作为电视记者,还原真实,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不做“井中皮球”。所谓“井中皮球”,直观地说就是从上往下看,球已经下去了,而从下往上看,球却仍然浮在水上。记者“走基层”已经走了很多年,为什么精品不多?不少的记者就像是那个“井中皮球”,表面上看,是已经下到了基层,实际上却仍然高高在上。有的即使在基层采访,也只是蜻蜓点水,并没有和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

  有一首老歌唱得好,叫“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记者“走基层”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的事情。因为记者“走基层”不但要脚到,更需要心到、脑到。到了基层,你还要不厌其烦、尝得清苦、耐得寂寞,并且能放下架子,与群众坐到同一条板凳上,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与群众真正交心,真诚沟通;才能真正了解到群众的所需所想。而做到这样,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多的功夫,多拍多记,多挑多选。

  我曾经与《治国理政新实践 “十八洞村”扶贫故事》的作者之一杨壮交流,他说,这个报道之所以作得好,有那么多的矛盾冲突、有那么多真实可信的现场和精彩绝伦的“神同期”,是因为采访组在那里待了一个多月,记录了80个小时的素材,与最后播出的时间相比,片比达到了160:1。在拍摄上,除了常规的摄像之外,还动用了航拍器材、无人机,在村里安装了四个远程遥控摄像头,完整地“偷拍”了村民评议、集体相亲等几场关键“大戏”,捕捉到了人物最真实的表情和对白,才使得这组报道如此真实可信、情感动人。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报道并不是那么轻易得来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所指出的,新闻记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二是莫要策划新闻。策划新闻并不是新闻策划。笔者不反对新闻策划。因为要做好一组报道,从众多题材中选取不同角度、不同故事、不同的人物语言和各种场景,以及报道的方式方法等,这些都需要提前策划,做好准备。但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新闻策划必须有真实的新闻在先,而策划新闻则是主题先行。记者往往是“坐在家里想点子,关起门来做笼子,鼓动群众钻套子”。料不够,策划凑。下去采访之前就在办公室“策”来“策”去,到了现场不惜编造细节、刻意拔高,没有故事制造故事也要往“套子”里面装。最后作出来的报道充斥着导演、演戏和摆拍。有的让主人公重演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不停地“再来一次,再来一次”,然后用进行时的逻辑进行剪辑。在报道中所呈现的就只能是:同期声变成了“电影台词”,解说词变成了“工作总结”,人物语言索然无味,真实性大打折扣。观众一看就感觉假,更谈不上打动人、感染人了。

  真实是新闻的原动力,当真实被唤醒,一切善与美都将复兴。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艺术家之所以为艺术家,完全在于他认识到真实,而且把真实放到正确的形式里,供我们观照,打动我们的情感。而那些真正打动人的报道,就像《治国理政新实践 “十八洞村”扶贫故事》系列报道一样,一定会有“打动我们的情感”的原汁原味的场景和生活化的语言呈现在观众面前。

  作者信息:唐小莽,湖南永州市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

  (编辑:易灵巧)

编辑:曹炜阳梓

协会简介

湖南省广播电视协会是全省性的广播电视行业组织,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团结和联系广播电视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业务主管单位为湖南广播电视台。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