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广播电视协会

首页 > 正文

为人民抒怀,做新闻大片—— 湖南卫视《为了人民》系列报道创作谈

发布于:2018-06-04 11:05 来源:湖南省广播电视协会 字号:T | T

  文/李越胜

  摘要:2017年7月,献礼党的十九大系列报道《为了人民》播出,这是湖南卫视连续第五年推出年度新闻大片。它与《县委大院》《绝对忠诚》《湖南好人》和《初心璀璨》一起,构成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部曲。目前,该节目视频在各大网站的累计点击量已超过一亿次,创下了湖南卫视新闻大片在互联网二次传播的新纪录。

  关键词:《为了人民》 新闻大片 “五美”标准

  缘起:做大片的新闻改革

  创新的作品源于创新思路的引领。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吕焕斌在2013年1月履新时就提出,要做真新闻,用最灵敏的鼻子和最勤快的双腿去捕捉新闻,把话题引入新闻报道,占领主流舆论高地,做有时代记忆的媒体。以这一思路为引领,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以《县委大院》打响第一枪,闯出了一条做新闻大片、传播主流价值观的新闻改革之路。

  今年5月,经过多次调研、座谈,湖南台新闻中心将今年的新闻大片锁定精准扶贫领域。因为,十八大以来,影响最深、规模最大、跟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民生工程就是“精准扶贫”,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就是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这组报道的主题确定为《为了人民》。

  历程:记者沉下去

  5月底,湖南台8个摄制组奔赴湖南各地踩点、拍摄。最终播出的《为了人民》8集系列报道,分别讲述了8个感人的“扶贫战士”的故事:《胡丕宇:不落下一户》《吴正平:红军的传人》《陶品儒:下乡新青年》《李世栋:老将来“绣花”》《王婷:“花木兰”扶贫》《陈勇:引得活水来》《彭小平:上校当“新兵”》《龙书伍:向幸福前进》。

  这八个故事分别发生在武陵山脉片区和罗霄山脉片区两大湖南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涵盖了青年、中年、扶贫队长、海归、志愿者、村支书等不同群体,还包括替父扶贫的“花木兰”王婷,可以说他们是一组代表了湖南数十万扶贫“战士”的英雄群像。有网友点赞:看到这种用爱和忠诚交织的画面,怎不泪流满面?

  这些报道的主人公都扎根乡村,不管记者去还是不去,他们都在那里,在老百姓的板凳上,在田间地头,他们的故事埋在土里、长在老百姓的心里,只等待一双发现的眼睛。

  记者沉下去,好新闻浮上来。为了拍好《胡丕宇:不落下一户》,记者李特生在湘西凤凰县腊尔山雷公潭峡谷搭起帐篷,与虫鸣和繁星做伴,见证夯卡村最后一户特殊困难户的搬迁。在只剩下一户村民的雷公潭峡谷,前往腊尔山台地的同福苗寨要步行五公里的天梯路,李特生他们七上七下。在拍摄《吴正平:红军的传人》期间,记者邓皎碰上了一场大雨,他们连夜就跟着吴正平一起去劝返一位悄悄跑到山上危房去住的老人。记者杨程、王子立、杨帆负责拍摄《陶品儒:下乡新青年》,十多天与陶品儒形影不离,为了不给当地百姓增添负担,摄制组每天早上去菜市场买菜,中午、晚上就借农户家的灶台自己做饭吃。

  标准:“五美”动人心

  很多观众说,看《为了人民》泪奔了。那么,《为了人民》凭什么感染人、鼓舞人?好的作品,它必须是美的。打动人的美,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们要寻找的是一块璞玉,以镜头和笔为刻刀,一刀刀地把它的美发掘出来,刻画出来。

  《为了人民》在创作上努力追求“五美”:情感美、思想美、语言美、画面美、细节美。

  情感要美,好作品必须感染人才能影响人、鼓舞人

  《为了人民》里有主人公无私的百姓情,胡丕宇一个月内六下峡谷,最后又第一个抬着担架,帮助家里有两个瘫痪病人的吴玉发家顺利搬进“同福苗寨”,把爱洒向每一寸土地;有主人公动人的亲情,王婷在父亲坟前隔着生与死的灵魂对话......

  思想要美,好作品应该是有含氧量的,而且负氧离子要很高,才能有益于社会和人民

  《为了人民》着重表达的是“一切为了人民,用奉献抒写忠诚”的思想之美。吴正平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自己的事却不当一回事”;李世栋不顾自己脑梗死复发期未过的危险,要抓住退休前这个直接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副师级上校彭小平刚刚转业回到长沙,连一秒都没耽搁,就接受了驻村扶贫的任务;海归青年陶品儒“向着泥泞跋涉,为改变同胞的命运而奋斗。”;王婷和父亲王新法一样,把“被人民需要的地方,当做自己的家”。

  如果没有情怀、没有信仰,是干不好为人民服务这件事的。《为了人民》每集报道之后,都配发电视短评《胡湘平》,对主人公的风骨、精神进行点睛升华。如《胡湘平:没有一个理由让贫困群众掉队》中写道:“那条从雷公潭峡谷到腊尔山台地的天梯路,留下了共产党员用脚步丈量的大爱,用奉献抒写的忠诚。”铿锵有力,直击人心。

  语言要美,才有传播价值

  《为了人民》没有使用材料语言、网络语言,而是大量使用群众语言、文学语言,留下了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金句。比如,“或许,我们可以为那些暂时掉队的贫困群众找出一千个理由,但,我们没有一个理由让他们永远掉队”;“让群众的信心从地里一寸一寸长出来”;“对贫困群众的未来负责,而不是对一时的数字负责,这其实也考验着扶贫干部的智慧、担当与真情”;“精准扶贫是一场国家攻坚战,打仗就不能有逃兵,就必须敢于冲锋、夺取胜利”等,都是让人心燃起来的句子。

  画面要美,才有视觉冲击力

  《为了人民》大量使用了延时拍摄、高速摄像机、航拍等,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摄像龚文彬每天晚上都会出门看星星,终于等到一个繁星点点的夜晚,他守候4个多小时,在桑植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前拍下一组漂亮的星轨镜头。文字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和情绪,而画面有时能传递文字之外的信息和情绪,或者说比画面更直接、更丰富、更有冲击力地传递那些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内容,这就是视频存在的价值。

  比如,一个王婷蹲在土灶前帮“槐树大哥”烧火炒菜的镜头,就无声地传递了王婷与老百姓之间的零距离。胡丕宇在爬“天梯路”时,一只手扣进石头缝里的镜头,也让人看到了“扶贫战士”们爬山访贫的不易。每个镜头的剪辑都要表达丰富的画面语言,通过画面讲道理、传情感。

  细节要美,节目成败看细节

  《为了人民》每集报道里都有密集的细节呈现,用细节来讲故事。记者魏波在郴州安仁拍摄《李世栋:老将来“绣花”》,捕捉到了李世栋戴着一块旧手表,白天坐着摩托车奔波,晚上戴呼吸机睡觉等细节,刻画出一个“当过县长,不惧脑梗死,珍惜为人民服务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扶贫干部的形象。记者张一吟在拍摄《王婷:“花木兰”扶贫》时,也捕捉到了很多感人的细节,比如“5点47分,这是父亲王新法在薛家村时起床的时间,现在,同一时间响起的军号声也是女儿王婷起床的铃声。”通过这个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达了王婷替父扶贫的内心语言。

  当然,细节不是一堆零件,应该形成有机组合,为情节的发展作出铺垫和牵引。比如,王婷讲述,父亲的手机里有200多个村民的手机号码,这些号码很多都是村民的绰号:蜂蜜妹子、楠树大哥、槐树大哥等。这些带绰号的手机号码,是王婷走进薛家村的钥匙。紧接着的场景,就是王婷到“槐树大哥”等村民家走访。王婷组织志愿者给薛家村的留守儿童送书,然后,画面一转,就是王婷与远在北京的3岁女儿视频通话,点明王婷的家在北京,却把薛家村当作了自己的家。细节,就是打动人心的力量。记者张一吟说,她每次看王婷的素材都会流泪。做真新闻,就是先要把自己感动了,才能感动别人。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为了人民》中的主人公,是扶贫先锋、平民英雄,他们是我们这个国家的脊梁,是前方的灯塔,是值得仰望的一片璀璨星空。媒体人的使命就是为英雄立传,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怀。

  (编辑:易灵巧)

编辑:曹炜阳梓

协会简介

湖南省广播电视协会是全省性的广播电视行业组织,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团结和联系广播电视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业务主管单位为湖南广播电视台。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