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湖南卫视《变形计》

时间:2007-5-28 |来源:中华传媒网


    摘要:《变形计》是湖南卫视继”超级女声”节目之后新研发的一档节目,湖南卫视作为国内电视娱乐的领军人物,尽管节目创新不断,但《变形计》的诞生意义却格外深远,其节目的前瞻性研发理念及其引发的边际效应渐演为国内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然而除国内报刊对此事报道过外,鲜有人从专业角度分析《变形计》,本文试对《变形计》进行两点解读,探析中国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 娱乐、研发、定位、质量、责任

    当娱乐以生存、减压的砝码角色介入人类的感官时,大众文化便对娱乐成为现代电视发展的润滑剂找到了一个美丽的借口.这个借口掀起电视娱乐新风暴的起点又当定格在2004年2月《超级女声》在湖南娱乐频道的上映,”全民娱乐”、”民间造星”的互动性理念统摄中国娱乐电视节目市场的半壁江山,直至2006年9月4日湖南卫视再度将具有”新生态纪录片”美誉的《变形计》推上荧幕。

    《变形计》节目是湖南卫视继”超级女声”之后新研发的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 丰富新颖的社会热点融入”纪录片+真人秀”的模式,参与双方七天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生活的历程交织每天24小时的全程跟拍,粗略的剪辑,原生态的播出令这档立足社会热点寻找题材的创新节目所具有的社会反响及意义不言而喻.姑且不论对该节目毁誉参半的外界评说,单透过《变形计》的外壳将其特殊的内在创意放大在广阔的节目创新背景之下,我们或能探出点滴中国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向.

    ㈠ 节目研发力度加强—创业维艰,守成不易

    节目研发是一个关系到节目生产全过程的重要因素,其力度的强弱可喻为媒体对自身及对观众态度负责程度的称量器,中国传统电视节目的研发力度长期处于弱势化,直接导致电视节目与民生需求一定意义上的脱钩,这种脱钩现象充盈在各类电视节目中,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从受众调查中也清晰可见.湖南卫视一直以中国电视节目创新领军人物的身份雄踞全国省级卫视之首, 1997年7月11日奠定中国电视娱乐发展史上里程碑的《快乐大本营》的开播扭转了节目市场原先呆板僵硬的教化模式,轻松间,节目步入了通俗的娱乐轨道,自此湖南卫视在电视节目的研发上一直秉承着忧患与创新的意识不断引进,不断研发, 《变形计》节目通过引进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和运作模式,在借鉴英国的BIGBROTHER节目基础之上,整合本土元素使传统的节目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的时期, 敢为人先的湖南卫视先是拿出了湘军的勇气与魄力一跃成为令全国电视人惊诧的“黑马,继后陆续呈上了《玫瑰之约》、《音乐不断》、《超级女声》、《娱乐无极限》等一系列高质量的娱乐节目.而打着“换位思考,互相理解”旗号的《变形计》节目却正是在这样一种狼烟四起之下再一次展现了其强大的视觉震撼力。

    ⑴推播前期深入缜密的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的目的在于为市场销售提供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湖南卫视的市场调研兼顾他的”准”定位和”变”定位,因物而准,因时而变,早在2003年,湖南卫视借助专业媒介咨询公司的力量,在进行了大量市场调研后,就曾提出“锁定全国、锁定娱乐、锁定年轻”的战略定位。凭着对大众口味的认真调查与透彻分析,以收视群体锁定在年轻和中年人群为目标的《变形计》应运而生,几经环境的嬗变,湖南卫视以更加谨慎小心的态度面对每个节目的开播,《变形计》从制作完成到推上荧幕同样拥有一段艰难的历程.湖南卫视在凭借首发特辑《我是我儿子的"儿子"》在其午间板块《播报多看点》播出后获得的奇迹般的收视率和湖南广电专门为此颁发的2006年一号宣传嘉奖令为保证, 才明确决定于九月晚间7:30黄金时段推出《变形计》,我们或许能从湖南卫视节目研发中心主任王旭波告诉记者的话中找到湖南卫视”变”的依据①”目前我们研发的比较受关注的节目是《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变形计》,湖南卫视自身的品牌定位是主打年轻、时尚路线。但实际上,我们在节目研发过程中,也在渐渐地向高端受众转移.”

    ⑵科学的管理与强大的资金支持

    湖南卫视的栏目、活动创新不断,紧赖于其科学的管理机制.作为开启频道”头脑风暴”式创新的总编室直接受管于台长, 掌控较大的调控权,总编室与台里频道又凭收视的责任状直接挂钩总编室员工的奖金, 全台财务渗入节目生产管理的流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息息相关形成一种双向互动、齐心服务的势头。

    为了让节目创新形成循环体系,2007年,湖南卫视加大了新节目研发力度,成立了节目研发部门并由超女总导演王平挂帅,台内每年拿出1000万元预算作为样片制作资金,该研发中心除了季节性阶段性的大型活动之外,其余时间将进行新节目形态的跟踪研发。

    如果说《变形计》的诞生尚不足以从力度上为国内节目研发的势头作证,那么其研发理念带来的边际影响力或许能更清楚地从2006年2亿资金投放电视剧市场,掌控上游独播资源的安徽卫视的节目运作中窥见一斑."剧行天下"取代"电视剧大卖场",晚间"第三剧场"三集连播,安徽卫视强劲的发展势头辉映了湖湘文化的革新锐意,在2006年成为电视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㈡ 研发理念归于本位——引航的圣爱尔莫火球

    ⑴内容再居首位 实力高于策略

    广告是媒体收入的重要来源,一直以来广告在媒体的地位甚至超越了节目本身的创作,特别是日益增强的市场压力,家庭观众的分流(在很多家有不止一台电视机)遥控器的出现、录像机和卫星频道节目的激增、有线电视普及等,上述情况的每一种都把它们的压力施加在节目编排策略上. 应该说中国媒体一直都是在靠策略吃饭,靠天时、靠地利,没有靠实力.也正是这种延续至今的模式一直以质量不合格的产品面市,将媒介的受众逐步推向濒临边缘化缺失的境地.③频道内容本身就是频道的产品,这一产品能否获得较好的收视市场以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质量。

    从本质上来说,成功的频道经营必须具有独到特色,打造出频道的核心竞争力,而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媒介的内容. ④就目前的情况看,人们要求大众传媒所呈现的东西必须是"重要的"而不是"琐碎的",是"精彩的"而不是"乏味的",是"有用的"而不是"空乏的"和"云山雾罩的",是形式和风格不断"创新"的而不是"陈旧老套的"、"几十年一贯制的",是传播产品(发行渠道、播出安排)去找人的而不是让受众辛苦费力地寻找他们感兴趣的传播内容。

    《变形计》注重挖掘社会焦点问题,第一季《网变》是针对网瘾少年这一社会问题而精心制作,第二季《城市痛点》探索网络社会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它的出现理当成为媒介差异化竞争回归内容本位的标志,它打破了媒介竞争以广告营销和节目编排为主的传统电视理念,改变了以往节目内容选择表层化的倾向, .频繁的节目编排不再是电视频道和栏目赖以生存的灵丹妙药,媒介竞争开始从源头抓起,原存的缺陷基因得到了重新修复.⑤在湖南卫视,传统的广告业务组织已经不是他们的重心,人员几乎和业务一样多的策划科几乎成天都在研究如何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

    这种边际效应引发的节目重心转移在安徽卫视挑选电视剧中依然可见一斑.独家剧、首映剧的上映,港台韩收视冠军剧、国产大剧、超级大片的高价购买,节目内容正在实现"量"向"质"的转变.媒介节目市场必将迎来一次重新的"洗牌"。

    ⑵选题贴近民生 责任不容忘却

    选题创意的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节目内容的内在深度和品质.⑥在技术和制作手段日趋成熟并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一个电视节目想要脱颖而出吸引眼球,选题创意成为了最后的法宝. 服务于大众的电视媒体首先要做到大众化与通俗化,从电视文化主体和功能角度对电视文化总体价值取向做出基本定位。

    《变形计》选题关注民生,解决社会矛盾,因而第一季播出后,立即好评如潮.第二季的《城市痛点》定焦城乡文化的裂痕,借助体验的方式以本土原味的粗砾和简单缝补裂痕,抚慰创伤.《城市痛点》中乡下留守孩童石宏强与城市工薪家庭孩子胡耿互换环境,通过胡耿在网吧里酣战与石宏强清晨4:30生火做饭形成强烈对比,让观众在精神的震撼中被吸引,继而被感悟.正如《信息时报》的报道所说: ⑦"短短七天的换位,竟能让一个原来叛逆厌学即将深陷进边缘化精神生存状态的城市少年胡耿,一下子'长大'成了关心他人、体谅他人的'小大人'!". 这种研发理念湖南卫视走在前头,安徽卫视紧跟其后,已将原有的电视叙事类栏目进行整合,突出其故事性,以便更加贴近喜欢看电视剧观众的收视需求, 2006年12月18号安徽卫视再度推出大型晨间新闻栏目《超级新闻场》,其大容量、大版块、全国视野必将打造"电视淮军"早间时段又一收视热点。

    湖南卫视的研发首先是以原创为主,其次是在整合各种模式以及各种元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变形计》的诞生,令媒介弱化的社会责任也重新被提上日程,演变为讴歌时代潮流的主旋律.立足把握时代脉搏兼具浓郁民生特点和地域特色的《变形计》以"草根风格"的特质颠覆了传统节目崇尚"以冲突获胜"的神话,故事化与平民化的倾向迎合了当代电视观众的收视心理,促进了不同阶层人们心灵的沟通.在媒介的责任感召下,社会的热点融入娱乐的母体生出包容性的节目,引领时代前进的方向, 《变形计》正是在借着大众娱乐的底色涂抹上社会焦点的颜料,从"娱乐嫁接"中平衡娱乐与社会之间微妙的色彩关系.在媒介市场重新洗牌的今天, 湖南卫视及安徽卫视节目研发理念的前瞻性也必将演化为中国电视媒体转型的端倪.研发力度已经成为媒体制胜的一个秘诀,内容为本的理念必将渐成为立足的基石,就如海上指引航向的圣爱尔莫火球,定位自己,找到出路已是每个媒体的当务之急。

    注释:
①《〈舞林大会〉卷入侵权纷争 综艺节目版权危机》载 <<中华新闻报>> 2006-10-18
②《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英)大卫.麦克奎恩著华夏出版社
③周鸿铎 夏陈安《电视频道经营实务》下辑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年1月
④喻国明《试论受众注意力资源的获得与维系—关于传播营销的策略分析》载《当代传播》,2000年第3期
⑤王美诗《湖南卫视:有实力自然有魅力》载<<媒介方法>>2006第6期
⑥汪 鑫《探寻面向产业化的电视节目策划》《传媒》2007第1期
⑦《当〈变形计〉胜过所有大片》载《信息时报》2007.3.14